(生产企业:珠海华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)
产品特点
联合检测:一次采血,同时检测铁蛋白+25羟基维生素D。
少量样品:10ul指血,真正一滴血检测。
采样方便:样本不受限制,血清、静脉血、指血一步到位。
床旁快检:POCT床边快速诊断,操作简单快速,10分钟出结果。
判读方便:肉眼半定量或仪器全定量判读结果。
质量保证:进口原材料,品质保证,与其他方法相关性好,确保结果准确。
临床符合:临床试验总体符合率达95%以上。
临床意义
铁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
贫血中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或称营养性贫血(IDA),缺铁性贫血是由于各种不同原因引起体内储存铁缺乏,影响细胞的血红素合成而发生的贫血。此种贫血在生育期妇女和婴幼儿中发生率最高。
《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》显示,铁缺乏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,我国居民贫血患病率平均为15.2%;其中,2岁以内婴幼儿、60岁以上老人、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为19.1%,妊娠早、中、晚期IDA患病率分别为9.6%、19.8%和33.8%。
25羟基维生素D定量检测试剂盒
维生素D是一种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,在自然状态下,紫外线照射和食物源的补充是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。据估计,全球有超过10亿人缺乏维生素D。维生素D具有传统意义上的骨骼效应,在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下,人体仅能吸收大约10%—15%钙和60%的磷。
25羟基维生素D是人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储存形式,能反映食物摄入和自身合成的维生素D总量。
诊断标准
铁缺乏的诊断标准
全国小儿血液病学学术会议(洛阳)1982年提出小儿铁缺乏的诊断标准如下:
1.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
小细胞低色素贫血:男性Hb<120g/L,女性Hb<110g/L;MCV<80fl,MCH<26pg,MCHC<0.31;红细胞形态可有明显低色素表现。且血清铁蛋白(SF)<14ug/L。
2.储存铁缺乏的诊断标准(符合以下任何1条即可诊断)
(1)血清铁蛋白<14ug/L。
(2)骨骼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色铁消失。
2014版《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》铁缺乏诊断标准
血清铁蛋白浓度<20ug/L诊断铁缺乏。
维生素D水平推荐诊断标准
25-(OH)D是衡量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最佳指标。尤其是儿童骨代谢的重要调节指标,是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断的“金指标”。
中国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预防治建议》建议:对于有条件的孕妇,妊娠后3个月监测血25(OH)D浓度,确保25(OH)D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。
《儿童微量营养缺乏防治建议(2010标准.方案.指南)》:血清25(OH)D水平是维生素D不足、轻度维生素D缺乏和佝偻病早期的主要诊断依据,维生素D治疗时应监测25(OH)D水平。
美国医学科学院推荐,25-(OH)D血浓度大于50nmol/L有利骨骼健康。目前将25-(OH)D50nmol/L作为“维生素D缺乏”的临界,<50nmol/L为“维生素D缺乏”,将75nmol/L作为“维生素D不足”界值,50nmol/L-75nmol/L为“维生素D不足”,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标准。
操作优势
操作简介
临床应用指南
2014年《中国居民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工作方案(试行)》:
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:应抽样检测维生素A、维生素D、锌等微量营养素,铁蛋白等。
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:
(1)0-5岁儿童:检测血液中血红蛋白、维生素A、维生素D、铁蛋白等。
(2)6-17岁儿童青少年:检测血液中血红蛋白、空腹血糖、血脂,抽样检测维生素A、维生素D等。
(3)2岁以下儿童母亲:检测血液中血经蛋白、空腹血糖、血脂,抽样检测维生素A、维生素D、铁蛋白等。
2014版《妊娠期铁 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》:
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所有孕妇进行血清铁蛋白检测,同时血清铁蛋白<30ug/L的孕妇口服补铁。
中国儿童发展纲要(2011-2020年):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控制在12%以下,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/3。